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推介发布了《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名录,我市培育的肉用绵羊新品种——华蒙肉羊成功入选。

华蒙肉羊是由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永斌研究员领衔,以内蒙古富川养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河套学院以及巴彦淖尔市畜牧业服务中心等7家单位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内蒙古富川养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育种基地,自2011年开始,在小尾寒羊和蒙古羊通过级进杂交形成寒蒙F2代群体的基础上,挑选体型外貌等一致、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的个体组建基础群为母本,以白头杜泊羊为父本,通过复杂杂交,选择理想型个体组建核心群,经连续4个世代选育而成的,具备体格大、肉用性能突出、繁殖力高的生产特点,综合生产性能显著优于巴彦淖尔市目前主要养殖的小尾寒羊、寒蒙杂交羊,适合在我国北方农区及农牧交错区内进行舍饲、半舍饲养殖,品种于2024年3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

华蒙肉羊成年公羊

华蒙肉羊成年母羊

华蒙肉羊成年母羊
华蒙肉羊的培育,在形成一个肉羊新品种的同时,创立和完善了一批育种新平台、新模式和新动能。在新平台建设方面,依托多家单位在培育过程中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2022年8月,市农科所牵头组建了“肉羊技术创新中心”,围绕肉羊产业战略、种质资源创新、科技合作、成果评价、市场孵化等方面开展工作,搭建了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平台;在新模式集成方面,培育过程中,培育团队以现代遗传育种理论为基础,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亲缘关系鉴定等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进行集成,采用芯片检测、血缘组成分析等新方法,创新了育种方式,加快了新品种培育进程,为肉羊育种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新动能激发方面,华蒙肉羊的成功选育,提高了当地优质种羊供给能力,缓解了羊源供应不足的矛盾,从整体上推进了巴彦淖尔以及周边地区优质肉羊品种的更新换代,为从根本上解决肉羊优良品种缺乏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充分培育发展了新质生产力,为打造国家农高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做出典型示范,有效带动了地区养殖业发展。
下一步,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巴彦淖尔综合试验站、市农科所、肉羊技术创新中心将继续联合各级科研院校和推广机构及行业企业,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要求,采用“育种-繁殖-育肥-健康养殖-屠宰-精深加工-高值化利用”的现代肉羊产业发展模式,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优品牌,以“华蒙肉羊”品种为核心,以适合规模化繁育生产为基础,以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为重点,将巴彦淖尔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一流的肉羊产业发展集聚区、模式样板区和优质种羊培育生产基地,为实现巴彦淖尔乃至自治区的肉羊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凝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