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云风,女,蒙古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员(二级),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专业,研究生学历,1984年参加工作,1992年农艺师,2003年高级农艺师,任巴彦淖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土肥水中心副主任,2013年正高研究员,任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2021年任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22年二级研究员,任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总农艺师,主要开展土壤肥料高效利用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
郝云风同志多次被市农牧业系统和市农科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完成多项促进巴彦淖尔市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科研成果,由于科研能力突出、工作业绩骄人,2011年中共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党组优秀共产党,2012年中共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党组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中共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党组巴市农牧业系统先进工作者,2015年-201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巴彦淖尔市评为两级“劳动模范”,并成立自治区郝云凤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被评为首届“河套英才”,2019年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党组市农牧业系统先进党务工作者。获得巴彦淖尔第二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巴彦淖尔市盐碱地治理与利用博士工作站负责人等称号,还被聘请为内蒙古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马铃薯栽培岗位专家、巴彦淖尔市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委员会专家、河套学院客座教授等。
参加工作以来,她积极投身到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人才培养工作中。1984年至今,每年至少5次以上参加送科技下乡服务,年培训农民500人以上,为农民解决了生产中的品种选用、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高效种植等许多种植难题;同时,开展师资队伍培训,为农科所和旗县区科技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累计培训10000余人次;2010年开始先后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和水建院指导培养博士生3人,硕士生15人。
主持和参加各级科研项目4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项目、巴彦淖尔市科技计划项目等,获国家专利1项,新型实用技术发明专利7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内蒙古丰收三等奖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0余项,育成品种3个,颁布地方标准5项;参编出版专著4部,发布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
主持完成的自治区安全厅“国外农作物引种试验”项目,搜集整理了大量国外小麦、豆类、油菜、牧草种子,对其植物学特征特性等进行了观察记载,丰富了我区优质种质资源,《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2004年获国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中选出旱地小麦优良新品系8015。1997年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旱地春小麦新品种蒙麦24号”,并在北方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户的种植效益。
参加“富硒增产素”的研制,完成“硒在农作物上的应用与研究”课题,发明了“富硒增产素”,1999年被自治区科技厅列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广项目,被巴盟定为“双十项工程”中的主要推广项目,并于2001年1月13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直至今日该技术仍被应用到内蒙古恒丰食品工业集团公司“富硒雪花粉”生产中,应用面积累计达50万亩以上,被科技部、外经部、质量技术监督局、环境保护总局批准为国家重要新产品,受到国家著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2007-2017年聚焦河套灌区马铃薯种薯退化,种植效益低的问题,主持开展“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新品种引选”、“河套灌区早熟马铃薯复种大白菜高产高效管理技术”等科技攻关,筛选出适宜河套灌区气候条件的早熟和中晚熟品种,集成低成本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制定河套灌区早熟马铃薯复种大白菜高产高效管理技术标准。2007以来,连续7年被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列为科技推广重点项目,在全市7个旗县和农垦局共25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累计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100万亩,为农民增加收入8000余万元,累计召开培训会80多次,发放宣传材料和栽培技术规程36753多份,培训农户8000余人次,使我市的农民充分认识了脱毒马铃薯种薯的好处,带动了我市脱毒马铃薯种薯的大面积应用和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新品种引选”填补了我市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及推广空白,颁布了巴彦淖尔市农业地方标准《河套灌区早熟马铃薯复种大白菜高产高效管理技术规程》填补了国内空白;2011年“巴彦淖尔市马铃薯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脱毒马铃薯种薯应用级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推广”获内蒙古农业丰收三等奖,2019年“马铃薯减肥增效技术及应运”,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内蒙古马铃薯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与应运”研究及示范推广,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2017年主持世行贷款项目“乌梁素海生态过渡带面源污染控制示范推广”项目,完成巴彦淖尔30万亩农田面源污染影响因子调查,初步掌握了面源污染的情况;集中示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500亩,累计推广减氮控磷技术60余万亩,实现项目区氮、磷肥总施入量减量10%以上,亩节约化肥投入20元以上,节约农户化肥投入1200万以上。2020年完成了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
2016-2018年,参加河套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综合评价研究项目,全面掌握灌区盐碱地分布面积和情况,为灌区大面积盐碱化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2017-2019年,主持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引黄灌区水肥高效利用及农田面源污染多维临界防控研究与示范”子课题“引黄退水区面源污染防控及减氮控磷新技术研究”,建立引黄退水区减氮控磷技术典型示范区1000亩。制定了《河套灌区玉米水肥减量增效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降低化肥用量,有力的推动了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四控”行动的开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017-2021年,主持国家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国家土壤质量、农业环境数据中心2个基准站观测监测工作,重点对粮食主产区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变动监测、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影响监测、农田水分与灌溉水质监测等30余项指标进行长期监测,以期为国家种植结构调整等提供数据支撑。
2019-2021年,主持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农牧交错区农田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4“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集成与示范”,集成盐碱地绿肥高效生产、纳米膜无臭堆肥发酵制作有机肥等技术模式,实现项目区土壤脱盐率达到7.7%以上,作物平均增产12%以上,节本15%以上,最终实现灌区盐碱地治理的良性循环。依托项目开展,发表论文2篇,制定发布自治区地方标准3项,立项标准2项,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项,形成关键技术2项、技术模式2项。
2020-2021年,主持自治区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内蒙古沿黄流域面源污染靶向性生态防控技术集成”,针对沿黄流域农牧业发展存在面源污染治理难度较大、流域内草原生态环境脆弱、农牧业循环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开展研究,集成盐碱地氮肥后移、国标地膜膜侧种植技术等多项技术,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1-2023年,主持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勘测规划设计院重大专项--“流域高质量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及示范”。
2020-2022年,主持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兴蒙”巴彦淖尔创建国家级农高区重点项目-“河套灌区水肥盐高效协同调控技术与应用”,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灌区农田水肥利用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改善灌区的水土环境,提升灌区的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