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巴彦淖尔市遭遇风雹、洪涝灾害造成五原、前旗、中旗农作物不同程度的受灾,部分地块造成了绝收,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巴彦淖尔综合试验站)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耐盐耐旱岗位)迅速响应,向受灾区域紧急捐赠20000斤大麦“蒙啤麦系列”救灾种子,并组织专家启动灾后复播技术帮扶行动,以科技助灾后农业恢复生产。


为确保受灾农民能够高效利用救灾种子,产业专家在巴彦淖尔农牧科研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强降雨灾后农业恢复生产技术建议,并深入受灾一线进行复播技术帮扶,发放“饲草大麦生产栽培技术”明白纸,并针对播种期管理、灾害防御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指导。

大麦是家畜优质的饲草,可增加草食家畜的饲料来源,具有节水抗旱、耐盐碱、耐低温、耐瘠薄、耐迟播、适应性广、病虫害较少等特性,是旱作农业和改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近年来,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内蒙古团队在巴彦淖尔磴口县、杭锦后旗累计示范大麦复种燕麦、大麦生产技术及小麦麦后复种饲用大麦生产技术1000亩以上,因其生育期短、分蘖能力强,含水量低、产量稳定,特别适合在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进行麦后复种生产。

不同饲草大麦品种田间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