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5日,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考评会议在张家口隆重召开。来自体系内各功能研究室、岗位及试验站科学家齐聚一堂,全面总结“十四五”期间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成果,接受绩效考评。向日葵巴彦淖尔综合试验站站长李军参会,详细汇报了试验站“十四五”期间在品种选育、技术集成、县域服务等方面的突出成果,得到考评专家组的高度关注与肯定。


李军站长介绍,“十四五”期间,试验站扎根巴彦淖尔向日葵产业,围绕“品种老化、技术滞后、病虫害频发”等痛点开展工作:
品种选育破瓶颈。试验站累计选育向日葵新品种10个,其中LJ368(宜机械化种植、免疫列当)等品种实现出口俄罗斯,探索国际种植市场;LJ199等高油品种在湖北、云南等南方产区示范成功,拓展了向日葵种植区域。
技术集成提效率。创新研发向日葵沟膜垄植技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主推技术)、盐碱地高垄覆膜滴灌技术(获发明专利)等7项高效种植技术,有效解决了巴彦淖尔市盐碱地种植生产痛点。
病虫害防控保品质。针对蓟马、列当、根腐型菌核病等主要病虫害,集成“抗性品种+栽培调控+药剂防治”综合防控体系,保障了向日葵商品性和产量。
服务县域促振兴。试验站联合体系内团队,在五原县开展全产业链服务,通过建立高标准示范基地,培训农民、种植大户近4000人次,推动当地向日葵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
考评专家组对向日葵巴彦淖尔综合试验站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其“将科研与生产深度融合,解决了农民最迫切的品种、技术问题”,特别是“品种国际化、技术本地化、服务精准化”的经验,为体系内其他试验站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考评组指出,试验站“用成果说话”,真正发挥了“产业技术桥梁”的作用。
此次考评会议不仅是对“十四五”体系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产业技术发展的谋划。向日葵巴彦淖尔综合试验站的成果,为特色油料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国向日葵产区提供了“巴彦淖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