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13日,第七届动物福利科学大会在重庆市召开,市农科所畜牧团队部分骨干参加会议。本次大会由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重庆国康动物福利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等单位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等单位协办,以“动物福利与农业系统可持续转型”为主题,汇聚行业专家、学者及从业者,共同探讨动物福利科学前沿问题与产业发展新路径。


大会开幕式上,农业农村部原国家首席兽医师李金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工委副书记陈勇等人分别致辞,强调动物福利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国际合作是推动动物福利进步的关键力量、科技创新是提升动物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公众意识提升是凝聚动物福利事业支持的基础。致辞中介绍了我国在动物福利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期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动物福利发展模式。
大会期间,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颁发了动物友好型领域相关奖项,表彰在动物福利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与个人,激励更多机构、企业投身动物福利事业。其中,与我所在华蒙肉羊提质选育方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富川养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规范化的养殖实践,荣获“动物友好型农场等级评分标准肉羊养殖标杆企业”称号。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首届肉羊福利科学论坛,论坛会上由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理事长柴同杰,阐释了动物福利科学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永斌研究员团队,分享了肉羊健康养殖与动物福利升级的协同发展路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顾宪红研究员团队,解析了反刍动物刻板行为发生机制,为动物福利保障提供理论支撑;浙江华欣牧业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段心明,分享了浙江湖羊福利养殖的实践经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郭天龙研究员介绍了内蒙古农牧场动物福利研究与实践成果,阐述了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在反刍动物福利生产系统构建、学科发展及产业实践中的突出贡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罗海玲,探讨了动物福利提升与羊肉品质优化的协同路径。内蒙古富川养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凯,解读了华蒙肉羊新品种培育与福利养殖技术的融合创新实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高级会员吕慎金,分享了小尾寒羊母性行为及其在优质母羊选择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马涛,分析了羔羊健康培育与福利养殖的关系。


本次论坛对市农科所畜牧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是拓宽了畜牧科研视野,系统了解了动物福利领域前沿理论与实践成果,特别是在肉羊健康养殖、反刍动物行为机制解析、品种培育与福利技术融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科研工作突破提供了新思路;二是强化了内外交流合作纽带,通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部分标杆企业的深度互动,搭建技术共享、成果分享的协作平台,为引入外部优质资源、补齐科研短板奠定了基础;三是明晰了科研服务产业的定位方向及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在福利养殖、品质提升等领域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明确了科研工作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点,为精准服务产业升级提供依据。
下一步,市农科所畜牧团队将紧紧围绕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发展需求,将学习到的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到科研工作中,继续开展肉羊福利养殖关键技术攻关,围绕肉羊养殖环境优化、精准营养供给、运输屠宰福利保障等环节研发适配技术,推动华蒙肉羊等优质品种与福利养殖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升品种培育与养殖实践的协同效能,推动更多动物福利科研成果在我市肉羊产业发展过程中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