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星、副所长张晓虹、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巴彦淖尔综合试验站站长马捷及团队成员一行深入五原县塔尔湖农业园区,专题调研“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立体间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成效。种植户苏云胜详细介绍立体栽培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前一个大棚一年只能种一茬瓜,现在能收两茬,收入翻倍!与往年不同,今年他采用了全新的“立体栽培”技术:头顶处,玲珑翠绿的厚皮甜瓜沐浴阳光,长势喜人;而在下方,薄皮甜瓜已悄然铺满垄面硕果累累。这种“上下分层、茬口衔接”的种植模式,正成为当地设施农业增效增收的“甜蜜法宝”。

传统种植模式大棚土地、空间利用率低、产出单一,而立体栽培实现了空间换效益。该模式由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依托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平台,历时三年攻关研发,精准利用甜瓜生物学特性,通过吊蔓分层形成了一套品质优、模式优、产量高、效益高、可降温、防早衰、提高大棚利用率、土地利用率及生产率的新型栽培模式。配套研发的水肥精准滴灌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产出的甜瓜果形端正,商品果率97%以上;风味纯正,深受高端市场青睐。

该技术采用垄作覆膜水肥一体化种植。垄面铺设3条滴灌带,薄皮甜瓜定植在距离垄面的两个边缘5-8cm处;在垄面中央定植1行厚皮甜瓜,同时移栽。薄皮甜瓜采取爬蔓三蔓整枝,厚皮甜瓜采取吊蔓单蔓整枝,蔓长约60厘米时吊蔓,形成立体生长结构。较传统种植提升土地利用率25%、棚室空间利用率达60%。

通过精细的温光水肥调控,实现“一棚两收、空间复用”,显著提升单位面积产出。厚皮甜瓜亩均增产1000-1250公斤,亩增收4000元以上,是单种薄皮甜瓜的1.6倍,效益显著。该技术可复制、易掌握、效益高,目前在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巴彦淖尔综合试验站推广下,已在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五原县等地示范应用300余亩,带动上百户瓜农实现增收。

市农科所所长王星强调立体栽培模式是设施农业向科技要效益、向空间要产量的生动实践,并提出今后发展方向。一要强化成果转化,让河套标准引领甜瓜产业升级;二要拓宽富民链覆盖,优化栽培技术、扩大示范规模,打造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市设施农业应用立体栽培技术超万亩,真正让“甜蜜事业”进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