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理事长朱英坤,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李玉义,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孙国权一行9人,赴巴彦淖尔市调研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段如文、所长王星及资环中心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调研组首先抵达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高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晓军在管委会展厅详细介绍了农高区以“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为主题,聚焦硬质小麦和肉羊主导产业,构建“1+10+N”科创平台体系,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进展与规划。


随后,调研组前往巴彦淖尔市(农高区)万亩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基地。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段如文现场介绍了智能化灌排一体节水控盐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核心内容,重点阐述了通过暗管排盐、竖井排水、滴灌控水及智能化监测技术集成,构建盐碱地综合治理新模式,实现节水抑盐、提升水肥利用率和作物产量的技术路径与应用前景。

在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巴彦淖尔试验站试验基地,资环中心向调研组汇报了试验站工作成效,巴彦淖尔试验站立足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核心使命,聚焦河套灌区盐碱地治理,重点攻关关键技术与模式创新;集成推广了盐碱地葵前填闲绿肥种植、水肥精准调控、5+N盐碱地综合利用等标志性技术模式,并牵头制定了多项自治区地方标准;详细汇报了耐盐碱作物品种筛选、新型肥料应用、绿肥高效利用等核心试验的科研进展;试验站集成的技术有力支撑了巴彦淖尔市盐碱地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推动了耐盐碱作物推广,并通过基层技术培训和推广实现了成果转化。
调研组对巴彦淖尔试验站的创新工作和实践成效给予肯定,对试验站立足河套灌区实际,在关键技术研发、模式集成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双方就加强国创中心与地方试验站协同创新达成共识。
此次调研深化了山东黄三角农高区与巴彦淖尔市在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的交流。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作为国家盐碱地中心巴彦淖尔试验站依托单位,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