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农牧业要提高单产水平”要求,落实“量水而行”发展理念,保障粮油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2025年在全区打造100个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其中30个自治区级综合示范区,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印发<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农牧种植发〔2025〕39号)和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市2025年自治区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承担自治区级“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项目区建设在临河区临河农场,面积2000亩。

2月制定实施方案,3月落实项目区,4月初取土样进行土壤营养成分化验,科学制定施肥计划。4月28日-5月14日使用高精量播种机搭载着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顺利完成种植任务,播种期间市农科所副所长淡海清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项目区以“五统四控三提两增”开展三区建设。
一、技术攻关区
将内蒙古农业大学引进的“玉米密植智慧水肥耦合高产技术”与“灌区农田增碳技术”相结合进行技术攻关,既要实现水肥的精准管理和优化配置,又要实现增加试验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碳汇能力的效果。为玉米提质增效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储备技术模式。
二、评比展示区
总结技术攻关试验成果,将近年来试验示范效果好、品质优、可推广的“五良融合”技术模式进行集中评比展示。主要实施5项内容:
1.玉米无膜浅埋滴灌试验;
2.玉米耐密品种比较试验;
3.灌区农田增碳对比试验;
4.转基因玉米品种配套技术试验;
5.玉米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对比试验。
通过评比展示可以直观体现各自优势,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三、示范推广区
以“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为主,积极推进多项配套技术应用进行示范推广,实现水肥的精准管理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三提两增”,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以上,示范区单产水平高于周边区域5%以上,地膜回收处置率85%以上,力争实现示范区节本增效5%以上。

同时开展技术培训,利用春播现场会、中期观摩会等各种类型的会议进行集中观摩培训,以简报、报道、工作动态,小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上报,扩大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规模和影响力,实现玉米提质增效和绿色高质量发展。